比亚迪泊车事故全赔! 天神之眼OTA升级开启智驾安全普惠新时代

  • 2025-07-10 02:04:18
  • 782

就在今天,比亚迪宣布启动史上最大规模智能驾驶OTA升级,覆盖天神之眼A/B/C三大平台百万台车辆。此次升级不玩虚的——泊车、行车、安全三大核心板块同步进化,十余项功能落地。从窄车位自动收后视镜到夜间80公里时速刹停闯入的两轮车,从高速施工区借道绕行到120公里时速两段式舒适刹停,技术迭代直指真实痛点。这标志着一个关键转折:智能驾驶的价值正从“功能炫技”回归本质——让安全成为可感知的普惠体验。

而真正让行业屏息的,是比亚迪同步抛出的承诺:对所有搭载天神之眼的中国用户,在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简单说,只要依法该本车担责,用户不用报保险、不担心保费上涨,售后通道直接敞开。这相当于在行业内首次把“L4级责任认定”从理论拽进现实——泊车过程若因系统失误发生事故,车企站出来扛责。

敢做这种承诺,背后是硬实力的对赌。比亚迪的底气来自四个扎扎实实的支点:中国最大的智能驾驶车云数据库,每天消化超千万公里真实路况,让算法越跑越聪明;全球规模领先的智驾研发团队,用工程师的密度对抗技术的不确定性;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制造体系,把实验室成果快速转化为百万级可靠产品;而超过100万台天神之眼车型跑在路上,则是技术可靠性的活广告——用户用脚投票,验证了这套系统的普适性与成熟度。数据、研发、规模、安全,四股绳拧成一根“责任安全带”,这才捆得住风险,撑得起信任。

放眼整个行业,智驾功能虽遍地开花,但责任边界大多模糊不清。用户尝鲜的背后,往往是事故后与车企、保险公司的漫长拉锯。比亚迪此次把责任旗帜插在泊车场景,恰因这里技术可控性最高、用户感知最强。从新增的“车头泊入”“偏置泊车”,到优化的悬空障碍识别,天神之眼用99%的复杂场景通过率,把“最后一米”的停车难题化解为“放手一试”的底气。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它捅破了智能驾驶权责关系的窗户纸——当车企敢于为技术缺陷埋单,消费者才敢真正放心使用技术。

2025年,当消费者把“智驾实力”列为购车首选项时,比亚迪用百万量级的用户验证和行业首个为智能泊车兜底承诺写下一份参考答案:真正的智驾标杆,不在参数表里,而在责任担当中。买车看智驾的时代已来,而敢为安全负责的品牌,才值得用户把方向盘交给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