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付款账期, 4家60天车企官宣, 100天比亚迪吉利长城还在沉默

  • 2025-06-24 09:58:18
  • 768

车企拖欠供应商的钱,这事儿到底该怎么看?难道真是“店大欺客”,还是另有隐情?

最近,汽车圈里炸开了锅。

不是因为哪款新车上市,而是因为钱!

一辆车从设计到下线,那零件是千千万。

这些零件哪来的?

供应商啊!

供应商的钱,车企到底想拖多久?

2022年,全国各地冒出来一堆零部件小厂,哭着喊着说车企欠钱不还,都快活不下去了。

你以为这是个例?

图样图森破!

冰山一角罢了。

这不,前阵子一汽、广汽、东风、赛力斯跳出来说,以后我们付款绝不超过60天!

这话一出,比亚迪、吉利、长城这些大佬们就有点尴尬了。

你品,你细品,这是不是有点“指桑骂槐”的意思?

说白了,账期这玩意儿,就是车企和供应商之间的一场“猫鼠游戏”。

车企为啥想拖账期?

说白了,就是为了省钱!

你想啊,账期一拉长,这笔钱就相当于车企的无息贷款,可以拿去搞研发、扩大生产,甚至还能拿去理财,钱生钱,美滋滋。

2023年部分车企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超120天,这白嫖的钱,能少吗?

苦的是谁?

供应商啊!

尤其是那些小厂,本来资金就紧张,被车企一拖,直接就可能资金链断裂,倒闭破产。

就算是大厂,被拖久了,也可能变成三角债,最后整个供应链都遭殃。

那为啥这些头部车企要死守着100多天的账期不放呢?

原因也很简单,俩字:没钱!

造车是重资产行业,烧钱如流水。

电池厂、芯片厂,哪个不是吞金兽?

账期就是他们的缓冲带,能缓解一下现金流压力。

就拿长城汽车来说,他们也不是光想着拖账期。

2023年,长城魏牌就和一些关键零部件供应商搞起了联合技术研发。

意思就是:我给你技术支持,你给我账期上的弹性。

这招,高!

吉利旗下的极氪更骚气,直接搞起了供应链金融。

啥意思?

就是给供应商提供融资渠道,让他们能更快拿到钱,表面上账期没变,实际上供应商回款周期缩短了。

也有硬气的。

宁德时代,电池界的扛把子,直接对一些老赖车企说:想用我的电池?

先把钱结清!

不给钱,那就等着停产吧!

2024年初,宁德时代直接调整了付款政策,要求缩短账期或者增加预付款比例,你细品,这魄力,杠杠的。

有人说,新能源汽车价格战这么激烈,车企也是被逼的。

这话不假,但也不是全部。

也有车企开始转变思路,不再一味地压榨供应商,而是想着和他们一起合作,共同发展。

奇瑞汽车就是一个例子。

2023年下半年,他们就开始调整账期政策,对一些核心供应商缩短账期,还提供其他金融支持。

赛力斯就更不用说了,和华为深度绑定,华为既是技术供应商,也是销售渠道,账期压力自然小了很多。

还有政策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上。

国务院和工信部都发话了,不准大型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账款。

如果100天派继续装睡,小心吃罚单!

说回到最开始的那个停产事件,最后查出来,是因为一家上游材料供应商资金链断裂,没法按时供货。

你品,你细品,这像不像多米诺骨牌?

一个环节出问题,整个链条都得跟着倒霉。

归根结底,车企账期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而是整个汽车产业链的缩影。

靠压榨供应商换来的繁荣,注定是昙花一现。

想要走得更远,还得靠合作共赢。

别再问车企拖欠供应商的钱该怎么办了。答案很简单:共赢,才是王道。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