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超便宜电动小钢炮, 十万级SUV天花板, 仅售10.99万剑指比亚迪
- 2025-07-26 06:21:09
- 826
作为一名常年游走在各大品牌4S店之间的自由车评人,隔壁老王我自诩见过不少"价格屠夫",但当领克Z20以10.99万的起售价横空出世时,我还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展厅里那台斐济绿的新车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活像一块刚从海底打捞上来的翡翠,这颜色放在以往起码得是二十万级别的选装配置。销售小哥神秘兮兮地告诉我,这车用的可是和极氪同源的SEA浩瀚架构,我蹲下身看了看底盘,那平整的电池包布局和铝合金悬架支臂,确实透着几分豪华品牌的底子。
要说这车的外观设计,领克家族式的"THE NEXT DAY"设计语言在Z20身上被演绎得更加激进。分体式大灯上沿的LED日行灯带像两道剑眉,配合引擎盖上隆起的四条筋线,前脸表情凶悍得像是随时准备扑食的猎豹。
我最欣赏的是那个隐藏式设计的主动进气格栅,平时看是封闭式前脸,高速行驶时会自动开启散热,这种兼顾风阻和散热的设计在十万级市场实属罕见。转到侧面才发现设计师的巧思,C柱的折角处理得异常锋利,后门把手还巧妙地隐藏在黑色饰条里,远看就像台双门轿跑。新换装的18英寸轮毂造型像是五把交错的风刀,转动起来的光影效果比我去年试驾的某款日系性能车还带感。
拉开车门的瞬间,那股扑面而来的新车气味里居然混着几分真皮的清香。内饰最抢眼的莫过于那块悬浮在中控台上的15.4英寸2.5K屏,窄边框设计让屏占比达到了惊人的92%,显示细腻程度堪比iPad Pro。我特意戴起老花镜研究了一下,这套LYNK Flyme Auto车机居然支持手机级别的应用生态,连小红书和B站都能完美适配。方向盘采用打孔真皮包裹,三点和九点位置还做了贴合拇指的凹陷设计,握上去的扎实感让我想起了某款德系小钢炮。最让我意外的是座椅通风功能,打开三档后能明显感觉到后背有气流穿梭,这配置在南方夏天简直就是救命神器。
动力系统才是Z20真正的杀手锏,这台175kW的后驱电机数据上看着中规中矩,但实际踩下电门的瞬间就能感受到领克工程师的调校功力。电动机的扭矩输出被刻意调校得有些暴躁,6.9秒的破百成绩在市区超车时简直随心所欲。
我特意找了段山路测试,运动模式下的电门响应快得像是去掉所有缓冲,出弯时深踩电门甚至会触发轻微的扭矩转向,这种略带野性的驾驶感受在电动车里实在难得。续航方面430km的CLTC数据放在当下不算突出,但支持快充的特性让它在城际出行时也不至于焦虑。最让我惊喜的是底盘表现,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悬架过减速带时干脆利落,快速过弯时的侧倾控制甚至比某些标榜运动的燃油车还要好。
智能化配置方面,Z20展现出了传统车企转型后的技术积淀。L2级驾驶辅助系统在环线上表现得像个老司机,自动跟车时的加减速平顺得让人昏昏欲睡。新增的RPA遥控泊车简直是为中国狭窄车位量身定制,我在4S店后院试了试,手机APP控制车辆自动泊入的过程行云流水。哨兵模式更是贴心,不仅能360度记录周边环境,还能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车辆状态,这对停在路边吃宵夜的车主来说简直是刚需。
站在市场角度看,领克这步棋下得相当精妙。10-15万区间的新能源SUV市场虽然竞争激烈,但真正具备驾驶乐趣的产品寥寥无几。相比比亚迪元PLUS那种四平八稳的家用风格,Z20瞄准的是追求驾驶质感的年轻群体。我看过他们的用户画像,70%的预订车主年龄在25-35岁之间,其中有四成是人生第一台车。更厉害的是成本控制,同平台的极氪X卖到20万,而Z20通过简化内饰材料和采用国产电池等手段,硬是把价格压到了11万区间。4S店朋友告诉我,新车上市首周订单就突破5000台,其中斐济绿配色占比高达45%,这充分说明年轻消费者对个性化设计的追捧。
试驾完这台电动小钢炮,我忽然理解为什么销售说这是"能上绿牌的性能玩具"。在电动车普遍追求舒适性的当下,领克Z20用十万出头的价格,给了年轻人一个既能日常代步又能享受驾驶乐趣的选择。
回程时我特意打开车窗,让初夏的风灌进车厢,电动机的嗡鸣声在隧道里回荡出奇特的声浪。这感觉就像在便利店买到了专业咖啡师调制的冰美式——用平民价格享受越级体验,或许这就是新时代汽车工业带给我们的最大惊喜吧。
- 上一篇:文明上网我们共同约定
- 下一篇:蒋一侨光速帮侯佩岑找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