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200000台只是开始! 何小鹏说的对, 留给特斯拉的时间不多了
- 2025-07-09 06:22:46
- 465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每日经济新闻、澎湃新闻、潇湘晨报】等(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文|星光情报站
编辑|星光情报站
前言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小米绝对占有一席之位。
前不久小米YU7一经亮相,就反响满满,短短三分钟,该汽车大定20万辆。
而其同行何小鹏的点评更是到位。
如此亮眼的成绩,难免会让人将目光聚焦到特斯拉身上。
然而,随着特斯拉最新营业数据以及马斯克的最新动态传出。
不少投资者对特斯拉的前景感到担忧。
频遭抹黑
两天前,许久没有直播的雷军,带着他最新产品AI眼镜来到了直播间。
然而雷军本想与粉丝们分享小米的最新动态和产品亮点。
但评论区却被一些质疑声所充斥,而这些质疑声几乎都来自小米YU7。
此前小米YU7发布刚3分钟,大定突破20万辆。
这本是值得骄傲的成绩,却被一些人无端质疑。
他们声称这些订单数据存在水分,是可以退的,质疑小米在故意夸大销量。
甚至还有人毫无根据的猜测,认为这些订单大多是小米SU7的用户转的 YU7。
各种猜测都有,就是不肯承认小米汽车的优秀。
试图以此来贬低YU7的市场吸引力。
对于这些问题,雷军丝毫没有回避。
他直言,关于大定的统计方法就是按着市场规定来的,没有任何投机取巧。
至于所谓的SU7转YU7确实有存在,但也只占总订单的15%。
然而即便清清楚楚的数据摆在人面前,却仍有部分人不愿相信。
实际上,自小米出名以来,对它的抹黑、质疑不在少数。
就在上个月,一则“小米汽车高阶驾驶培训发生致命车祸”的传闻,引发了广泛关注。
此前,雷军宣布开设一个高阶驾驶培训班,然而却被网传该培训班出了严重的车祸。
甚至教练员都去世了。
这些谣言,配上模糊的事故图片,一时间,让很多不明真相的网友信以为真。
好在小米官方以及被谣传去世的教练及时出面澄清,才减轻影响。
然而这一次谣传也只是过往被抹黑的冰山一角。
不久前就打击了一伙故意抹黑小米的犯罪团伙。
该团伙利用AI软件,操纵多个账号,在网上发恶评,操纵舆论。
当前,公安机关已对相关人员采取强制措施,案件仍在进一步侦查之中。
而这些抹黑行为,从侧面反映出小米汽车的快速崛起让一些竞争对手感受到了威胁。
但小米的成功维权,又何尝不是证明了“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个道理吗?
一直以来小米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就连同行看到其最新数据也不得不夸赞一番。
业界神话
由于时代发展迅速,现在各行各业竞争非常激烈。
但小米汽车凭借着卓越的产品实力和精准的市场定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销售奇迹。
这次小米YU7的发布着实让整个行业感到震惊。
除了刚发布3分钟就大定20万辆,更是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锁单量也突破了24万辆。
这样的销售成绩,不仅刷新了新能源汽车的销售纪录,也让小米汽车一跃成为了行业的焦点。
小米YU7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与其出色的产品力密不可分。
一直以来小米都打着“人车家全生态”联动,而这大大加强了用户的体验感。
其次则是雷军个人魅力的加持,过往产品口碑能抗,这让客户对小米的信任度很高。
当然了,一辆车的热卖,肯定离不开它本身的优势。
小米YU7更是兼顾了价格实惠、外观时尚两方面,精准地撞在了年轻人的心巴上。
更为关键的是,小米始终站在用户的立场进行设计。
相关数据表明,此次购买小米YU7的用户中,女性占比达30%。
而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找车功能以及防晒功能。
小米YU7凭借种种优势,在订单量创造了奇迹。
就连小鹏汽车创始人之一的何小鹏也给出了最高评价。
“小米YU7创造了一个神话”。
说起来雷军和何小鹏之间还有一段奇妙的缘分。
雷军和何小鹏之间有着20多年的友谊,更重要的是,当初是何小鹏劝他造的车。
因此雷军很是看重他和何小鹏之间的友谊。
并且他也不觉得两人互为同行不能当朋友。
此前,雷军还大大方方地祝福小鹏G7发布成功。
这种大佬之间的相互支持,也为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良性竞争的氛围。
小鹏G7以及小米YU7的成功上市,为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带来新生机。
而小米汽车的高调崛起,无疑对整个行业产生了巨大冲击。
这不免让人想到此前特斯拉的“挑衅”。
强强较量
今年年初,特斯拉新车登场中国,同时还发了一封“战书”——“尽管对比”。
当雷军看到这个消息后,见没什么车商理会,他随即上前应战。
作为行业巨头,特斯拉仍有着不小的优势。
但小米的劲头十足,可能在某些方面已然超过了特斯拉。
而今年特斯拉受各种因素影响,最新放出的汽车不及以往同期。
特斯拉交付量已连续两个季度呈下滑态势,在今年第二季度更是同比下降13.5%。
此外,除了国内市场,特斯拉在欧洲市场销售也有很大变化。
今年四月在欧洲市场上,比亚迪电动汽车的销售数量首次超过了特斯拉。
而特斯拉销量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就是来自中国制造商对它的冲击。
小米YU7上市后的火爆销售,就吸引了大量原本可能选择特斯拉Model Y的消费者。
而中国车企的崛起,标志着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另一方面特斯拉受外部因素影响不小。
此前美国关税政策让特斯拉成本大增,而且最近马斯克和特朗普的关系似乎不太好。
甚至特朗普还说出“要考虑一下是否驱逐马斯克”的话。
美国关税以及马斯克和特朗普之间的争执,让不少投资者担忧特斯拉的未来。
而交付量的下滑和外部压力这两大方面,让特斯拉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市场策略。
如今,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小米、小鹏等车企的蓬勃发展,都让特斯拉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对于现在的特斯拉来说,面临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特斯拉在众多强劲对手的夹击中,该如何重拾优势?
而对于国内车企来说,小米YU7的成功只是一个开始。
他们需要不断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毕竟,市场竞争从不相信过去的辉煌,只看当下的实力与未来的潜力。
由此可见,留给特斯拉的时间,确实不多了。
对此你怎么看?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每日经济新闻、澎湃新闻、潇湘晨报
- 上一篇:校方回应高考前一天艺考生被撞病危
- 下一篇:村民用来测水质的玉米苗被连夜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