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点独家丨一汽与卓驭正在商讨战略投资事宜

  • 2025-07-21 21:49:46
  • 256

目前该交易仍处谈判过程中,交易完成后卓驭继续保持业务和管理团队的独立。

文丨郭瑞婵

编辑丨龚方毅

我们独家获悉,卓驭科技与一汽正在商讨后者进行战略投资的事宜,总计超 8 亿美元的股权交易(约合人民币 60 亿元),投后估值逾百亿元。

接近该交易的知情人士透露,本轮投资除了有中国一汽的战略投资,还有其他车企、产业资金参与。

据公开信息,一汽自去年起即与卓驭团队洽谈投资,期间评估多种交易方案。虽曾有一汽拟控股卓驭的传闻,但据我们了解,若此轮交易能够顺利完成,卓驭仍保持业务和管理独立,一汽未实现控股或并表,其与大疆都是卓驭重要股东。

加上一汽,卓驭目前至少获得 4 家车企投资,其他 3 家为比亚迪、上汽、北汽,均为其合作客户(上汽通过上汽通用五菱)。卓驭官宣过的其他车企客户还包括大众、奇瑞、东风、长城、奥迪。

卓驭由大疆孵化,拥有软硬件一体化的研发基因,注重在有限算力和成本条件下覆盖更多辅助驾驶功能。2022 年,卓驭在 10 万元左右的宝骏 KiWi EV 车型上量产了第一套辅助驾驶方案,依靠双目视觉与低算力平台,实现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拨杆变道、自主泊车等功能。2023、2024 年,又先后在 10 万级车型上实现无图高速领航与城市记忆领航。

尽管以低算力方案起家,卓驭正逐渐完善自己的产品线,现已覆盖低、中、高三档算力平台,在双目纯视觉基础上,新增了带激光雷达的 “激目” 系统方案,提供 7V+32TOPS、7V+100TOPS、10V+100TOS、激目 +100TOPS 以及激目 + 高算力(400~1000TOPS)等不同级别方案。另有基于高通 8775P 平台的舱驾一体方案。

激烈的市场竞争让智驾加速从早期技术试验走向规模化商用,厂商不遗余力的宣传抬高了公众对技术的预期,使其成为重要的购车影响因素。这也对供应商提出更高要求。

今年 4 月,卓驭发布了基于英伟达 Thor 平台的 VLA 大模型,这也是智能驾驶领域继端到端大模型后的新一轮技术竞争,理想汽车、元戎启行都已官宣各自的 VLA 方案,小鹏汽车与小米汽车也正在部署。

Thor 平台方案是卓驭接下来抢占更多市场的一个机会。一位智驾供应商的技术负责人曾向我们表示,目前真正针对 Thor 平台开发的智驾供应商仍是少数,车企的选择有限,最先量产的供应商将占据先发优势。而刚刚完成新一轮融资的卓驭,将拥有较强的资金储备继续投入新技术开发、应对竞争。

除了带来更丰富的产品线,卓驭正在学习更灵活地面对行业变化、补充技术与产品之外的能力。卓驭 CEO 沈劭劼近期对外表示,卓驭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合作模式,面对不同客户需求,能交付软硬一体、部分软硬一体或纯软件等不同方案。今年,卓驭重点建设销售与商务能力,引入具有博世与华为背景的新销售负责人,重整销售体系。